市农业农村局:
宋玉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我市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的建议,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贵港市耕地保护任务缺口达100万亩,耕地资源愈发紧张,设施农业用地要素保障成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贵港市把精准保障用地作为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区率先创新使用“套叠法”,有效解决占用耕地面积大、设施农业项目供地少、土地资产保障难等问题。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为635个上图入库农业项目供地约2.46万亩。
一、主要举措
(一)严格规划引领,解决占用耕地面积大问题
一是合理利用农业发展空间,助力设施农业发展。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2019年启动编制,市县级总体规划均于2024年一季度取得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规划保障。我市在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时,充分考虑地理格局与土地资源分布,着力规划农业空间8684.07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81.9%),其中划定了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面积157.56平方千米,确保乡村振兴对农业空间的需求。二是健全设施农业项目用地包保服务机制。将23.6万亩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纳入《贵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147个农业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项目清单。同时在编制村庄规划时预留部分新增村庄建设用地以保障设施农业项目及上下游项目所需的建设用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658个村庄规划编制。三是强化设施农业相关建设用地配套,促进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村庄规划为设施农业项目配套冷链仓储及其他建设用地,同步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并整合研学餐饮项目,形成“农业+”的产业联动机制,推动我市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加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如我市在覃塘区大岭乡龙马村村庄规划中,为广西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食用菌现代产业综合项目在村庄规划中保障了村庄建设用地64.89亩(新增规划建设用地约15亩,用于贵隆生态农业食用菌现代产业综合项目研学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00亩,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3亿元人民币,提供不少于500个就业岗位。此外,我市还在平南县六陈镇六陈社区村庄规划中为四川中鑫泰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项目保障用地23.48亩,主要用于流转六陈水库养殖的高品质鱼类。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加工产值可达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80个,包括生产加工、质量检测、产品包装等岗位。四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行为,严格落实补充耕地责任,充分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2024年上图入库设施农业用地1.26万亩,占用耕地445亩,占比3.5%,相比2023年上图入库的面积增加了1.7倍,占用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半,占用耕地的比例由11.37%减少到3.5%。
(二)强化空间统筹,解决设施农用地用地少问题
一是创新使用“套叠法”。市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套叠多方数据后,通过实地摸排,形成符合用作设施农用地的指引地块图斑22.4万亩。二是存量土地“再开发”。注重盘活闲置重新利用,2024年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设施农业用地1270亩。充分利用工业用地发展设施农业,如港北区广西汇菇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品鲜食用菌项目基地利用近200亩工业用地发展食用菌,覃塘区雪榕年产19.5万吨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地520亩中有490亩是建设用地。三是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积极推广多层种植、养殖,大力发展“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工厂化种养模式,向上发展要空间。2024年以来新建成楼房化种养项目19个,多层笼养鸡舍29栋,节约用地1020亩;新建成跑道养鱼103条、陆基圆桶1492个,比传统鱼塘养殖可节约用地5625亩,有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扬翔公司首创的“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成果被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价为“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完善土地管理,解决土地资产保障难问题
率先在全区开展设施农业用地以及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权属登记改革,为广西设施农业不动产权登记提供贵港改革方案。2023年6月,贵港市创新出台《贵港市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暂行办法》。2023年7月颁发了首批记载设施农业用地权属信息的不动产权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权登记59宗。
我市保障设施农业用地的经验做法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在多个场合进行宣传推广,《光明日报》和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中央媒体报道,自治区《党校要报》(2024年第45期专报第16期)刊登并获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批示。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村庄规划质成果审查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对设施农业项目发展需求和潜力的梳理、规划及审查工作,通过审查等强化村庄规划对于设施农业发展的指引和保障。二是及时开展村庄规划审批入库等培训,提升县(市、区)局村庄规划审批入库能力,同时参与各县(市、区)局入库工作,及时掌握存在问题,强化成果修改完善。对工作难题和政策疑问及时向上争取区厅支持,通过技术问答等形式做好答疑工作,从而推动村庄规划成果上图入库,推动我市设施农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专此函达。
贵港市自然资源局
2025年6月30日
(承办人姓名及联系电话:陆团能,4286208、18677304241)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关联文件: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