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环境 > 地质知识库

贵港市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2023-10-17 12:00     来源:矿业权益管理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贵港市地质灾害的分析 

1.1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贵港市地质环境脆弱,地貌多为岩溶残丘、河谷平原以及中--低山,局部地层软弱,地质构造、岩溶发育,容易产生岩石崩塌、河岸土质崩塌、岩溶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以山体滑坡为主,其次是山体(危岩)崩塌、地面塌陷,以及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规模以小型为主,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程度、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较发育,灾情较严重。 

1.2分布规律 

1.2.1高切坡建房的花岗岩地区高度风化的土山坡,容易形成滑坡、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切坡下的建筑物和人员构成威胁。主要分布在港南区木梓镇;桂平市西山镇、罗秀镇、中沙镇、中和镇;平南县六陈镇、马练乡、寺面镇、大鹏镇国安乡、同和镇、大坡镇、大洲镇、平山镇、大新镇、等山区乡镇。 

1.2.2岩溶发育地区的城镇、村庄,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贵港市城区贵港高中一带松散土覆盖的岩溶发育区,港北区庆丰镇甘塘村一带,平南县丹竹镇一带,桂平市蒙圩镇一带。 

1.2.3在汇水区的山地高位、冲沟自然堆积的松散沙石土层和人为堆积的矿渣、沙土等,容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对下游的道路、建筑物和人员构成威胁。主要分布在贵港市覃塘区六务村阴坑冲沟、阴坑非法采矿区,平南县六陈镇。 

1.3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和危险性 

贵港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多年降雨资料分析,降雨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每年的5-9月份, 即主汛期。主汛期降雨量占全市年降雨总量的80%左右。由于强降雨(尤其是暴雨时段和暴雨过后的一段时间)是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型以下崩塌、地面塌陷、采空区塌陷和地下工程灾害与采矿、大量抽取地下水等人为工程活动有密切关系,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这些灾害危险(隐患)点大多数处于临界状态或非稳定状态,在人为活动或强降雨、长时间降雨、洪水、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随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1.4危害程度 

地质灾害等级分级表

指标 

特大型 

(Ⅰ级灾害) 

大型 

(Ⅱ级灾害) 

中型 

(Ⅲ级灾害) 

小型 

(Ⅳ级灾害) 

伤亡人数 

(人) 

>30 

30—10 

10—3 

≦3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1000 

1000—500 

500—100 

<100 

2、贵港市地质灾害的评价及预测 

2.1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和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间歇性、继承性和突发性等特性。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灾害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较多的城镇、乡村、工矿企业区、交通干线及水库堤坝等,这类地质灾害即使是规模小,但由于其多位于人口密集区,所以危害性很大。 

2.2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及防治规划分区 

贵港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以山体滑坡为主,其次是山体(危岩)崩塌、地面塌陷,以及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规模以小型为主,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程度、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较发育,灾情较严重。 

贵港市共辖三区两县市分别为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桂平市。分别以县级为单位进行规划分区,进行地质灾害的防范与治理,建立相应的应急方案与防范措施。 

2.3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在灾害预测内容上应该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后对地质灾害进行必要的评估,作出相应的措施方案。 

3、贵港市地质灾害的防治与防范措施 

3.1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措施 

3.1.1滑坡危险区防范措施 

a.汛期落实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b.在滑坡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 

c.连续的橙色地质灾害预警注意组织受威胁群众采取避让措施;黄色地质灾害预警必须果断撤离危险区; 

d.有条件的及时搬迁避让。 

3.1.2崩滑危险区防范措施 

a.汛期落实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b.在崩塌体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 

c.连续的橙色地质灾害预警注意组织受威胁群众采取避让措施;黄色地质灾害预警必须果断撤离危险区;

d.有条件的及时搬迁避让。 

3.1.3泥石流易发区防范措施 

a.汛期落实监测人员加强监测, 加强巡查,及时掌握泥石流危险区的赋水状态,发现险情及时向下游群众发出警报; 

b.在泥石流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 

c.连续的橙色地质灾害预警注意组织受威胁群众采取避让措施;黄色地质灾害预警必须果断撤离危险区;

d.有条件的及时搬迁避让。 

3.1.4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及采空塌陷危险区防范措施 

a.落实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b.及时划定的塌陷危险区范围对进入塌陷危险区的道路进行封堵在塌陷危险区周围设置警示牌禁止车辆、人员进入危险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